文、编辑/木木
要说国内的“三大球”,女队可比男队有看点多了。
女排姑娘们有多威武,不用说大家都知道。
可这些年,女篮也以万夫莫当之势吸引着大家的眼球。
这不!巴黎奥运会将至,男篮压根没获得入场券。
而我们的女篮姑娘们已前往巴黎积极备战了。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技术比较全面的李梦。
但若要评出4位女篮史上伟大的球星,她也只能排老末。
同样优秀的王思雨、韩旭等人却压根不上榜。
那么,其他3位球星到底是谁?她们究竟又有多厉害呢?
虽然只能排老末,但李梦是如今女篮队伍里的重要力量。
多次蝉联常规赛mvp、联赛得分王,个人实力很突出。
远的不说,就拿这次奥运会资格赛来说,她的贡献就挺大。
从今年2月起,女篮就开始争取奥运会的入场券。
首场比赛对战新西兰,我们以94:47的巨大优势取胜。
第二场虽遗憾以50:82败给法国,但李梦却取得了21分。
关键就在于第三场,这决定着女篮是否能闯进奥运会。
李梦不愧是位实力强劲的队员,取得了23分。
在队员们的配合下,中国队战胜波多黎,成功晋级了。
其实,在李梦之前,很多人都不怎么关注女篮了。
是她和如今这支队伍的强大才吸引了大家。
都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可谁了解背后的心酸?
李梦自幼就比同龄孩子个头高。
才4岁,她就已经长到1.2米了。
家人原本是计划让她学游泳的。
可学了一阵子,李梦患上了中耳炎。
就这样,她不得不放弃游泳项目。
父母看她个子高,就又开始培养她打篮球。
你别说,小李梦还真挺喜欢这项运动。
更幸运的是,她被知名教练王长禄选中了。
拜入名教门下后,李梦的训练强度也更大了。
辽宁的冬天那么冷,她却要坚持早起进行室外训练。
可不管多艰苦,为了篮球梦,李梦一直坚持着。
奈何好景不长,8岁时,李梦母亲患上了癌症。
父亲要开出租车为母亲赚治疗费,还得养家糊口。
小小年纪的李梦不得不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担。
可即便如此,她却从未想过放弃篮球。
每天往返于医院和球场,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着。
或许正是这段经历,锻炼出了李梦的坚韧性格。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梦终于看到了梦想开花的那一刻。
2010年,她在一次女子世界锦标赛上一战成名。
不仅成功获得mvp,还是中国篮球史上首位获此荣誉的球员。
获得重视以后,李梦的发展越来越好。
她能跑能突,内外线都可投射,技术很全面。
一次又一次出色的战绩使她变成“女篮一姐”。
但若比起下面3位,她的贡献还略逊一筹。
在百度上的人物评价一栏,苗立杰有“女科比”的头衔。
这无疑是对她实力最好的褒奖和认可。
苗立杰的打法十分“男性化”,可能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
她虽然是个女孩子,但却从小就喜欢跟男孩玩。
读小学时,苗立杰学校旁边就有个篮球场。
看到男同学在打球,她也经常兴致勃勃地参与。
都说是金子早晚会发光,苗立杰恰恰印证了这句话。
家人没有刻意培养,但她的天赋却太突出。
9岁那年,苗立杰就被哈尔滨市队的教练选中入队了。
有天赋又努力,苗立杰的进步很快,三年后进入青年队,又三年就进入了国家队。
这个经历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是她用一次次艰苦训练和一场场比赛换来的。
然而,2001年的亚洲女篮锦标赛,无疑是苗立杰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在此之前,中国女篮陷入了低谷,没能获得悉尼奥运会入场券。
面对球迷的强烈不满,主教练马跃南不得不卸任以平息众怒。
新教练宫鲁鸣顶着巨大压力上任,全面整顿队伍。
值得一提的是,他给女篮成员来了个大换血。
而苗立杰没被换掉,足以证明她的实力有多么厉害。
为了练出好成绩,宫鲁鸣加大训练强度,对队员很严苛。
苗立杰一度被练到委屈直哭,甚至还因贫血晕倒过。
可站到亚锦赛领奖台上的时候,她才明白这一切都值得。
就是这场比赛上,苗立杰发现自己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提升。
协防、带球过人等技术全都更上一个层次,连投篮都好了很多。
至此,她也逐渐成为了当时中国女篮的核心主力队员之一。
提到苗立杰,那就不得不说她和陈楠的“陈苗”双核心。
一个是“最强后卫”,一个是“主力中锋”。
他们都为中国女篮的发展壮大贡献出了不容忽视的力量。
长期被如今风头正盛的年轻女篮运动员霸屏。
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记得那些老前辈了。
但喜欢女篮的球迷一定不会对丛学娣陌生。
上世纪80年代,身为主力球员的她屡建战功。
上学时,丛学娣是校内有名的运动健将。
不管是短跑比赛还是垒球,她都不在话下。
但命运的安排,让她最终走上了篮球这条路。
那个年代,名字里带“娣”,总给人怪怪的。
但丛学娣却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一点不比男孩儿差。
她喜欢篮球这项激烈对抗的运动,而且还打得很不错。
于是,1981年,18岁的丛学娣被选入了上海青年队。
尽管个子不高,只有1.66米,但她行动很灵活。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她首次代表国家出战就出名了。
比赛刚开始,丛学娣还坐在板凳上当替补。
在4:12落后的情况下,她一登上就扭转了赛场气势。
队伍的进攻节奏竟被她给盘活了,迅速实现了反超。
但由于个人规划,丛学娣的职业生涯不长。
1989年,她就曾从国家队退役过。
可她的离开也使得中国女篮水平一直在滑坡。
两年后新主帅上任,特意将丛学娣召回。
就这样,中国女篮才有了90年代初的那些优异成绩。
只可惜1993年,丛学娣还是正式退役了。
不过,她对篮球的热爱却丝毫没有因此而减弱丝毫。
丛学娣不仅创办了篮球俱乐部,还在上海队当过教练。
她不仅在1999年入选新中国篮球运动员50杰之一。
还在2022年被举荐为“中国篮球名人堂”人物。
丛学娣辛苦奋斗大半生,为中国女篮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果说其他几位的排名有争议,那郑海霞排第一呢?
虽然是个女球员,但她居然比科比还要高。
身为中国女篮“黄金一代”的主力,郑海霞绝对是个传奇人物。
她出生在河南一个县城农村,父亲个子就很高。
可能是遗传了父亲的基因,郑海霞生下来就是个“大块头”。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脚也越长越大,在村里都出了名。
12岁那年,郑海霞已经有1.72米了。
因为和同龄人格格不入的体型,她还曾被嘲笑过。
直到进入市体校,郑海霞才“如鱼得水”般过得轻松了点。
她的体格简直就是为打篮球量身定制的。
和体格壮硕的外国女人对抗,郑海霞都很有优势。
又高又壮的,别人是想拦她都拦不住啊!
更要命的是,别看块头大,郑海霞还十分灵活。
她能攻能防守,不仅获得国内球迷喜爱,还赢得了国外球迷的追捧。
从1983年被选入国家队起,郑海霞就为祖国争得了不少荣誉。
身为女篮的绝对主力,她和团队先后在92年奥运会和94年世锦赛获得亚军,至今仍这两项比赛史上中国女篮最好的成绩。
在役期间,郑海霞无疑是中国当时最好的篮球运动员和最佳中锋。
和丛学娣一样,退役后,郑海霞也曾任篮球教练。
她在八一女篮任教,一直干到2019年才彻底退休。
郑海霞为中国女篮做出的贡献,无疑是篮球史上最突出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些优秀的运动员都为女篮贡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此奥运会即将开幕之际,让我们祝愿女篮能再创佳绩!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欧洲杯线上买球的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李梦、苗立杰、丛学娣、郑海霞个人简介
【2】中国体育报2024-07-17——中国女篮出征巴黎奥运
更新时间:2024-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欧洲杯线上买球的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欧洲杯线上买球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欧洲杯线上买球-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