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音乐人包小柏利用ai技术“复活”了已去世的女儿,让她在数字世界里重生,令ai“复活”亲人的相关话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和热议。用前沿的技术弥补生命不能“重生”的缺憾,这已经不是唯一的案例,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方式“再见”亲人,技术背后的伦理考量也应该引起重视。
ai“复活”的人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生命体,他们只是基于数据和算法生成的虚拟形象。目前ai“复活”亲人的技术已比较发达,做到了不仅可以让虚拟形象唱歌,还能对话。这一场景,不禁让人想起电影《流浪地球2》里,科学家图恒宇利用量子计算机,“复活”了因车祸去世的女儿丫丫,赐予她数字生命。当科技也能带来所谓的“温情”,ai存在的意义又重新引起了人们的探讨。
用ai“复活”亲人,帮助人们再见逝去的亲人一面,缓解相思之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人们能够通过ai弥补一些对亲人的遗憾,甚至可以重温过去的时光,感受亲人的温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慰藉。这样的需求令ai技术也很有市场。在某购物平台,搜索“ai复活亲人”等关键词便会发现,很多商家已经推出了价格不等的相关链接。有消息报道,南京一个5人的ai技术团队,在半年多时间里,帮助600多个家庭实现“在线团圆”。ai技术所蕴含的社会价值无疑有着积极的一面。
然而,“ai复活亲人”这项技术,甚至ai能做到越来越像“人”了,也带来了不少潜在风险。技术的应用不能盲目,接触ai的人更需要保持对前沿性技术的敏锐知觉,充分了解可能带来的伦理后果,并学会节制以及适度。
技术本身其实是有“善与恶”的内在价值,ai能够应用到“复活”亲人的领域,其实证明了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的认知越发深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会面临类似的法律和伦理冲击,相关新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应该逐步跟进,从而保障人们的数字权益。ai“复活”亲人之所以带来这么大的舆论关注,本身也反映出这一技术问题伴随的价值观和伦理冲突,这也提醒我们,不妨尽早修正和完善其中可能存在的法规和行业问题。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宋说)
页面更新:2024-03-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欧洲杯线上买球的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欧洲杯线上买球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欧洲杯线上买球-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