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杯线上买球-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

教育孩子为何总屡次失败?掌握这6个心理效应,让立规矩不再犯难-欧洲杯线上买球

#家长百问百答#

文/兰妈谈育儿

前几日,和朋友聚餐时目睹了这样一幕

一对年轻夫妻带着5、6岁儿子,还有奶奶在隔壁桌吃饭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个小男孩一直在闹脾气

为了让孩子尽快安静下来,全家更是齐齐上阵安慰

妈妈说:“别闹,吃完饭带你去游乐场玩”

爸爸说:“你听话我给你手机看会动画片”

奶奶说:“乖乖,别生气了,奶奶马上就带你去买玩具”

在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轮番上阵哄娃里,也不知道是哪一句话触碰了男孩的“逆鳞”

只见,小家伙转过身的工夫就狠狠地踩了奶奶一脚,还反手“啪”地甩了奶奶一巴掌

老人有些尴尬地缓解气氛说:“哎呦,我的乖宝贝手劲是越来越大了”

妈妈在一旁当场惊呆,耐心全无地开始教训孩子说:“怎么可以对奶奶动手呢,赶紧和奶奶道歉”

看了看妈妈,男孩没当回事,反倒是奶奶激动地回应:“别吓到孩子,道什么歉,他又不是故意的”

妈妈捋了捋头发说:“人生百年、立于学,就是年龄小才更要管教,像我们给他立规矩总是三番五次失败,这家伙呀就是算准了您会护着他”

给孩子立规矩为什么屡次失败?听完这位妈妈的话感触很深

正如,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子就隐藏在孩子的幼年间

像那些有远见的父母,也都是该疼的时候疼、该立规矩时也不能含糊

当然,孩子如果真的有那么好教育、听话懂话,那就不叫孩子了

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时总出现“规矩不管用”,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策略,只有先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01

禁果效应:别轻看孩子的好奇心

5岁男孩小鱼,是一个喜欢踩泥坑、下雨天还在外边乱跑的小家伙

妈妈为了小鱼儿成长得更茁壮健康,特意从小给娃立了很多规矩

下雨天不能乱跑、出门必须穿好雨靴,可石头偏偏讨厌撑伞、还喜欢光脚踩泥坑

妈妈希望每天早上吃一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增加营养,娃偏偏“不要,不要”

放学后嘱咐早一点完成作业,石头每晚都喜欢磨蹭到半夜

周末放假希望孩子好好休息,他又总是趁人不注意就四处乱跑

总之,妈妈越是禁止的事情、石头就越想要较劲去做…

石头的较劲心理,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也被称为潘多拉效应

相传,潘多拉是人间的守护女神,保护着人类的安宁与和谐

有一天,统治世间的天神宙斯交给潘多拉一个神秘盒子,还特意叮嘱说:“这里边的东西很重要,千万不要打开它”

这种强烈的神秘感唤醒了人心的好奇

终于有一天,潘多拉招架不住对神秘盒子的引诱,她私自打开了盒子

而盒子里装的邪恶也因此释放出来,于是战争、灾害、病痛和祸端统统降临人间

神秘的盒子如此,孩子的成长的较劲行为也是如此,大家也别小瞧了孩子的好奇心

妈妈禁止5岁小鱼不能乱跑、踩泥坑,和宙斯交给潘多拉神秘盒子一样

在禁果效应里,大家只是简单地告知“不能那样做”,却没有告知为什么不能那样做、或不遵守规则会承担怎样的后果

像这些简单禁止不仅无利于规矩建立,反而是在唤醒好奇、破坏规矩

所以,立规矩的同时也别忘了告诉孩子“破坏规则会承担怎样的后果”

02

热炉效应:受“烫”才能严肃对待

朋友的3岁儿子军军,也是一个特别喜欢玩水的小家伙

有一天,妈妈把晚饭做好之后喊军军去洗手吃饭

等到饭菜上桌都过了好几分钟,发现军军还在卫生间里没有出来

在喊了几次依然还没有应答后,妈妈就赶到卫生间查看情况

结果发现军军根本就没有认真洗手,而是躲在卫生间玩起了“泡泡水”

看着水龙头哗哗流着,再看看新买的洗手液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的量

妈妈赶紧上前拿毛巾收拾烂摊子,嘴里还不停地唠叨说:

“都说了洗手吃饭,你为什么还不来”

“饭都盛好了,再不吃就要凉了”

“现在赶快把手擦擦,然后去吃饭”

本以为唠叨几句孩子就能乖乖擦手吃饭,没想到越是提醒孩子越是无动于衷

并且,还出现一件特别气恼的现象:妈妈刚关了水龙头、军军又立马打开

就那样,经历几次争锋相对后妈妈所剩的耐心全无,她不顾军军的挣扎强行把小家伙拎到餐桌椅上

听说,那天晚上军军赌气没有吃饭,妈妈也生气地惩罚军军:饿了不会准备饭,更不准吃零食

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军军第一件事就是喊妈妈“我饿了,我要吃饭”

那次过后,军军便很少出现吃饭缺席、或者故意在饭点做其它事情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孩子明知道会承担怎样的后果、还非要去触碰

这个时候又回归禁果效应:“你越禁止、孩子越想较真”,与其费尽心思阻止,不如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军军赌气不吃饭承担挨饿后果后才知道守规矩,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热炉效应

正如,烧红的铁炉子不遵守规则去随意触碰就会被灼伤

我们不提倡对孩子随意惩戒,但立规矩时一定让孩子自我承担后果

比如,不按时吃饭会挨饿,不好好写作业会被老师追究,不能早睡就无法早起上学…

让孩子试着做自己的“小主人”,当他们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时,这就是规矩里的规则意识形成

03

破窗理论:破例一次就得寸进尺

给孩子立规矩,是一件长期性、习惯性、还具有一致性的原则性警惕

当你破坏原则、缺乏一致性时,立规矩就很难形成一个好的结果

邻居女孩蕊蕊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8岁蕊蕊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长期外出务工,平时都是跟奶奶生活在一起

因为独生子女的原因,蕊蕊平时不是和玩具为伍,就是以电视、ipad、玩游戏为主

而长期和电子产品打交道,也对蕊蕊的视力有着很大影响

为了戒掉电子产品,奶奶给蕊蕊立规矩:“每天最多只能看30分钟动画片”,手机、ipad上学日不可以接触,等到周六日可以适量宽松允许”

在规矩的束缚下,本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慢慢发展

可一次生病的破例让立规矩这件事最终化为泡影

那是一个周末,蕊蕊因为咳嗽不舒服被奶奶要求多喝水,蕊蕊不听

奶奶就提出条件:“如果你把这杯水喝了,就让你多玩20分钟手机”

就这样,一次破例就让蕊蕊形成了得寸进尺的由头,不是装病、就是故意耍赖骗取手机

几次下来,奶奶招架不住软磨硬泡也就一一应了,而立规矩也因为不断破例而不了了之

蕊蕊的情况在心理学上是属于破窗效应,当你破例打开一扇窗户,或者破坏一扇窗户没有及时修理时,最后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影响

而立规矩却不遵守规矩,最后也会导致规矩自动作废

所以,给孩子立了规矩就要认真遵守,小孩如此、大人也是一样

当孩子想尽办法骗取同情、或者挑战规则时,坚守规矩是一方面,维持人情味也是一方面

比如,孩子生病想要玩会手机时,我们要弄清楚孩子需要的是情感、和心理安慰,并不是手机

陪孩子做一些他们喜欢的游戏、玩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做好用心用爱去陪伴孩子,自然就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问题

04

登楼效应:学会大目标、小步走

立规矩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乱扔东西,从上幼儿园开始,喜欢做手工的她,平均每天都能造出一垃圾桶纸屑

最让人气愤的是,这些纸屑从来不会被主动扔进垃圾桶,而是故意散落在家里的每一个角落

可能是卧室、床上、衣兜,也可能是水池、马桶和沙发一角

看到家里经常乱如垃圾堆,我向女儿立规矩说:“废弃的纸屑一定要扔进垃圾桶”

起初,这件事并没有被重视

看到规矩无效,我甚至还警告说:“等做手工的材料被用完后,不会再买新的”

本以为如此后果承担能让女儿节俭、收敛一些

没想到,倔强的丫头摆出一副“不买就不买”的架势,手工材料被霍霍后,就开始拿剪刀去破坏丝带、袜子、窗帘、甚至衣服

典型的“不给买,我就自己找东西剪裁”,让我头大了几分

后来,偶然间看到了心理学上的登楼效应很有感触

登楼需要一节楼梯、一节楼梯地走,在心平气和下才可以更好地登顶,给孩子立规矩也适用于此

当明白立规矩不能操之过急后,我开始转变教育思路

首先,通过拍视频、录视频的方式,让孩子从第三视角看到满地纸屑的凌乱画面

其次,给孩子准备一个手工制品的收纳盒,孩子需要的所有东西都可以收纳备用

最后,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家务活,通过劳作养成整理书桌椅的良好洁净习惯

就那样,在大目标、小步走的教育思路转换下,不到半个月时间家里就回归了当初的洁净干练

05

手表定律:立规矩前先统一战线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群猴子生活在森林里,它们每天都过着平淡而充实的生活

有一天

一批游客来到森林参观不久,一只叫做小可的猴子就捡到了一块手表

聪明如小可,它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一会很快发现了手表的时间用途

之后就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森林里的“一家之主”,其它猴子都好奇地拿很多好东西上门讨好

自从小可过起了众星捧月般的生活后,它觉得好运都是从拥有手表开始的

于是,小可每天都到森林四处溜达、就为了多捡几块手表

而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巡逻后,小可也很快就拥有3块手表

可3块手表并没有给它带来3份好运,反而因为每块手表的时间指向不同,让小可陷入了困惑

很快,小可也因为无法提供准确时间而被推下猴王宝座

这就是著名的手表定律,也告诉我们:规矩如时间,统一标准会更容易实施

举个例子

孩子上幼儿园前,爸爸定规矩晚8:30睡,早6:30起床

妈妈受不了孩子撒娇耍赖,总是在原有的时间基础上拖延10分钟、20分钟

慢慢地,在双重标准下孩子肯定择利去弊

所以,给孩子立规矩前一定要做好家庭教育的统一性,最好是全家一起执行同一个标准

当一个家庭里的所有亲人都是晚8:30入睡后,即便是孩子短期还不能适应,但随着统一标准影响就会慢慢形成长期习惯

06

蝴蝶效应:孩子需要潜移默化影响

王女士的女儿甜甜,今年6岁了

从小在留守环境中成长的王女士,受到缺爱遗憾影响,一直特别注重和自己女儿的亲情培养

生活中的甜甜也是典型的掌上明珠,想要的东西几乎都会被一一满足,母女之间的关系更是如好朋友一样亲呢友爱

可就在前几天,王女士正在上班时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

原来,甜甜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她把人家的书包翻得乱七八糟,还把自己不要的文具都扔在同学的桌子上

这样的“不礼貌”行为被王女士知道后,她先是带着甜甜对同学真诚道歉,随后又到没人的地方了解真相

当王女士问:“你为什么要翻同学书包、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扔到别人桌子上呢”

甜甜一脸无辜地说:“我是喜欢他们,才那样做的”

原来,这对母女的日常相处不拘一格,王女士经常翻甜甜的书包,试图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状况,甜甜也经常把不需要的东西往妈妈怀里一扔

就这样,甜甜的大大咧咧、和不拘一格性格也延续到了学校,甚至渗入到和同学的日常相处中

这种连环性延续就是心理学上的“蝴蝶效应”,所披露的意思是从细节上注重孩子的习惯、和品质发展

正如,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里随便乱翻孩子东西,孩子到学校也会随便乱翻同学东西

细节成长决定孩子的品质、和习惯形成,父母也是孩子成长里的第一任老师,平时怎么和孩子相处,孩子也会受到怎样的潜移默化影响

如果孩子平时经常有“不礼貌”的行为,就需要从亲子相处中找找问题,经常对孩子说“谢谢”、“对不起”、“请你…”,这些礼貌用语就会慢慢成为孩子的礼仪修养

品质教育如此,给孩子立规矩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孩子经历了禁果效应、热炉效应、破窗效应、登楼效应、手表定律后,孩子在立规矩上还差点意思,他们缺乏主动、积极、和良好习惯意向

这个时候就要注重心理学上的蝴蝶效应了,即:帮孩子立规矩,不如陪着孩子一起守规矩

当我们可以陪着孩子正确表达、或处理各种生活难题时,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会因此提升,亲子关系也可以在更饱满的状态下投入积极参与

毕竟,一个给孩子立规矩、指挥他们如何做的家长,和跟着孩子一起立规矩、守规矩的教育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关于给孩子立规矩总失败这件事情,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投稿时间:2023-03-15  最后更新:2023-03-15

标签:     效应             东西   妈妈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的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欧洲杯线上买球的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欧洲杯线上买球 copyright 200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欧洲杯线上买球-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