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文明都对月球有着神奇的想象,但直到上世纪60年代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才让登月有了可能。
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结束后人类依然对探索月球充满兴趣,2019年以色列民营公司只花费一亿美元就让本国第一个探测器成功抵达月球轨道。
尽管在着陆的最后阶段功亏一篑却成功地将水熊虫留在了月球上,而且到今天这些来自地球的生物依然有极其微弱的可能活在月壤中。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以相对尺寸计算堪称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
月球在环绕地球近圆形轨道上以大约27天的周期运转,其距离地球平均距离为38.44万公里。
自古以来世界各文明都相信月宫里住着神仙,并通过观测月球苦苦探索有关宇宙的奥秘。但直到1959年1月前苏联才发射了第一颗环绕月球轨道运转的探测器,1966年1月前苏联月球-9号成功实现在月球软着陆。
受到刺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为在太空竞赛中彻底压过苏联于1961年正式上马了阿波罗登月计划,最后耗资255亿美元终于让美国宇航员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
也许在登月之前还有人憧憬月球能够成为人类文明拓展的新大陆,然而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实地探测和对月壤的分析彻底浇灭了人类的希望。
月球
月球相对地球来说实在是体积太小以至于表面没有大气,宇航员也没有在月球上发现水存在的痕迹。
而且白天其地表最高温度可达127摄氏度,夜间温度又会降到零下183摄氏度。阿波罗登月计划几乎证明人类耗资巨大登陆月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这也导致从1972年阿波罗17号任务结束后人类再也没有发射一艘载人登月飞船。
但是苏联虽然输给美国却成功于1970年9月发射了月球-16号探测器实现了无人采集月壤,接下来科学家通过其它手段发现了月壤中存在着巨量的氦-3。
氦-3是太阳辐射到其它天体表面的一种氦的放射性同位素,其在可控核聚变发电时能完全不产生放射性废物。
尽管地球上已知的氦-3储量不超过500千克,但月球表面的氦-3却能解决人类一万年的能源需求。
登月
正是这一重大发现导致新世纪人类重新燃起了对登月的热情,我国已经连续发射多颗“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器。
但是把探测器成功发射到月球表面对其动力和控制系统要求极高,“亚洲大国”印度在2019年9月发射的“月船二号”探测器最后就因制动发动机控制不当坠毁在月球表面。
相比之下中东地区的以色列虽然在航天领域表现低调,但其1988年9月就成功用沙维特火箭成功发射了“地平线1号”卫星[1]。
而且以色列人也成功抓住了目前商业航天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在2019年成功向月球发射了第一个登月探测器“创世纪号”。
创世纪号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主导以色列探月工程居然不是以色列国家航天局,而是以色列民营公司spaceil。从名字来看其与美国spacex公司极为相似,这相当于历史上首个“私人”登月计划。
以色列人搞登月当然没有中美等强国那么大的野心,但也是要彰显犹太民族在太空一席之地的决心。
该公司通过社会募资1亿美元研制了“创世纪号”探测器,其高度大约1.5米、直径大约只有2米。
仅585千克的发射重量里因为采用了特殊的奔月轨道燃料竟占75%,更加制约了其载荷能力导致没有任何系统冗余留下了失败隐患。
“猎鹰九号”运载火箭
2019年2月21日在美国肯尼迪宇航中心,一枚“猎鹰九号”运载火箭将“创世纪号”探测器发射进入地球轨道。
正常情况下探测器沿曲线飞向月球实际路程也不会超过60万公里,但令人惊讶的是“创世纪号”居然要飞行650万公里才能到达月球。
原因是“猎鹰九号”火箭并不能将其加速到每秒11千米的地月转移速度,所以“创世纪号”必须反复绕地球飞行;利用地球引力加速再启动发动机变轨,直到最后一圈时其被月球引力所捕获再转入环月轨道。
“创世纪号”如此奇怪的飞行轨迹固然有其先天不足的缺陷,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人类向远距离天体发射探测器进行了可行性探索。
除了轨道与众不同外,“创世纪号”也携带了同以往登月探测器不同的任务载荷。
创世纪号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创世纪号”一旦实现登陆将首先展开一面以色列国旗,宣布其成为美国、苏/俄、中国之后第4个成功在月球着陆的国家。
除了磁力计、激光反射器阵列这样的科学仪器外,最能体现犹太人与众不同价值观的是携带了所谓的“月球博物馆”。
以色列专家将多达3千万页的文字资料浓缩进25个微型硬盘中,其硬盘采用特殊的镍合金制造并采取了非常严密的保护措施。按以色列专家的说法这些硬盘如果能成功发射到月球上,就可以利用月球特殊的环境永远保存下去。
如果此次计划成功以色列未来还将向火星等天体发射这样的图书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在宇宙中留下人类文明的痕迹。
但以色列生物学家却同时在月球图书馆容器内部,和特殊的环氧树脂材料中放置了约4000只微型生物水熊虫;希望能研究这种生物在月球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情况,可惜这一切计划都随着4月12日着陆失败而彻底化为乌有[2]。
创世纪号
根据地面系统监测到的数据当“创世纪号”进入环月轨道之后,其发动机控制系统就连续两次出现故障幸好被及时排除。
可是当其下落到距月球表面约149米高度时缓冲发动机启动失败,导致“创世纪号”以大约每秒138米的速度直接撞击月球表面。
这时用高倍望远镜观看“创世纪号”的预定在“宁静海”的着陆场就会看到腾起的灰尘和探测器碎片,事后以色列专家也表示再也没有收到任何来自“创世纪号”的数据宣告任务彻底失败。
尽管月球博物馆被撞碎后那些经过特殊处理的硬盘仍可以完好存在于月球表面,但更多的人都关心那些水熊虫还有没有可能在月球上存活一段时间。
水熊虫
那么为什么这次以色列人要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水熊虫发射于发射到月球表面进行实验,就要从这种微型动物特殊的生理特征说起。
水熊虫是缓步动物的俗称,目前发现的900多种该生物体型大约在50微米至1.4毫米之间。
因此其虽然广泛存在于淡水里的小颗粒、潮湿的土壤以及植物表面的水膜中甚至海水的潮间带中,但基本上没有人会注意到这种微小动物的存在。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清这种生物有着与熊非常近视的头部和胖胖的四对附足,所以生物学家才给他起了水熊虫这么一个昵称。
虽然水熊虫体型极小但并非单细胞生物,其身体约1000个细胞组成了非常简单的神经和消化系统。据研究这种微小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5亿多年,而且通过与别的生物交换基因成为了地球上忍受极端条件能力最强的一种动物。
水熊虫
水熊虫的特性从20世纪开始一再被科学家的极端实验所证实,曾经有人将水熊虫置于149度的高温中观察30分钟后其仍然存活,还有科学家将其置于零下200度的低温环境中却仍然没有将其完全杀死。
之后还对其做过高辐射、无氧环境、高速冲击等极端测试,但都发现总有水熊虫能够存活足见其生命力顽强。
甚至2007年俄罗斯发射的光子-m3返回式卫星将水熊虫送入了太空,经数日后观察涂在卫星外壁的水熊虫仍有部分经历严苛的环境后存活。
科学家经过反复观察才发现水熊虫在漫长历史中进化出了一种罕见的能力,其在极端条件下可以将体内含水量从85%锐减到3%。
水熊虫
显然任何生物都必须在有水环境下才能成存活,水熊虫却能主动实现自我脱水以便将生命活动降至最低模式。
生物体都必须通过新陈代谢来获取能量,而水熊虫一旦进入隐生状态就强迫其每个细胞都停止了一切生命活动。
这样其自身能量消耗降到平时的万分之一,同时在无生物活动的情况下也能将外界极端环境所造成的破坏降至最低。
而一旦重新回到有水的环境中水熊虫又会迅速复苏并恢复身体正常的含水量,这就使其有了在最极端环境下仍然能够不被杀死的强大生物学特征。此外某些水熊虫种类是雌雄同体,只要极少量个体能幸存就能继续繁衍后代。
正是因为水熊虫有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以色列专家才希望观察水熊虫能否在月球创造生命的奇迹。
水熊虫
这一点同样对人类未来探索宇宙也有意义,几十年后我们肯定会在月球建立长期基地或进行载人登陆火星。
如此长的任务时间不能只依赖从地球发射时所携带的给养,可如果在月球或火星建设完全模拟地球环境的农业基地成本过高。
美国医学专家克里斯认为水熊虫会在隐生状态下能分泌一种损伤抑制蛋白质,使水熊虫的受伤处产生对电磁辐射的强大抗力。
以现在的生物学技术完全可以模仿当年水星虫祖先从其它生物那里借基因的办法,对真菌、蓝藻这样的生物进行抗逆性改造使其适应恶劣环境更容易在外星球存活。
水熊虫
可惜随着“创世纪号”在月球粉身碎骨所有实验都没有了后续跟踪的可能,那么水熊虫还能不能在月球表面上存活至今呢?
首先“创世纪号”撞月瞬间的速度远低于地球上进行水熊虫抗冲击实验的速度,所以理论上水熊虫还不至于在登月瞬间就全部变成肉饼。
但接下来月球图书馆肯定会彻底解体使水熊虫暴露于月球的极端环境中,同时环氧树脂如果破裂的话水熊虫也将失去最后一层保护。尽管水熊虫已经是地球上耐极端环境能力最强的生物,但月球的昼夜温差高达310摄氏度且完全没有氧气。
水熊虫或许能在开始的几天仍然维持隐生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身体也将被巨大的温差与强烈的宇宙射线所破坏。
水熊虫
况且即使水熊虫的蛋白质外壳能够侥幸不被破坏,但其自身在隐生状态下仍然要消耗能量使其有能力“起死回生”。
在无水无氧的情况下水熊虫自身可用的能量会很快耗尽,简单的说没被恶劣环境杀死也要活活饿死。
但是因为无法确定“创世纪号”坠毁之后所有的零件全都分散于月球表面,部分科学家仍抱有最后一点希望,那就是会有个别水熊虫在撞月时直接进入到月壤深处。
阿波罗登月后人们发现月球表面虽然与地球环境差异很大,但同时存在着坚硬地表和如沙土般松软的地方。
如果侥幸有部分水熊虫能够在“创世纪号”坠毁的瞬间随零件扎入到月壤深处又被落下的灰尘覆盖,就完全能够隔绝来自太阳的强烈宇宙辐射。
月球表面
而且有了月壤的保护其所在环境的温差也不会过于极端,完全可以控制在水熊虫所能忍受的极限范围之内。
而且尽管目前人类除在两极之外并没有发现月球表面有水存在的痕迹,但不排除在很多处月壤内部有固态的水。
如果“创世纪号”坠毁瞬间产生的温度能够融化可能存在的地下冰,那么这些侥幸活下来的水熊虫就可能得到向上渗透的水。
这样水熊虫在外界环境不算特别恶劣又有水的情况下还是可能幸存幸存,只是目前还没有办法通过登月探测器来直接验证。此外缓步动物学家米勒认为哪怕水熊虫能抵抗住月球表面的恶劣环境存活,要想复活也需要水、空气以及食物;
即使在最理想状态下水熊虫也只能维持隐生状态,绝不可能如某些网友想象那样繁衍生息占领月球[3]。
水熊虫
2019年“创世纪号”失败后spaceil公司并没有气馁,重新募集资金后已经制造了“创世纪二号”并计划于明年发射。
这一次以色列人还是要把月球图书馆发射到月球表面,至于会不会再用一批水熊虫做实验值得期待。
随着近期美国和中国都开始研制可发射载人登月飞船的大推力火箭,十几年后或许我们会将更多的动植物带到月球表面并使其成功存活。
所以2019年以色列人这一次失败虽然有其严重的先天不足,但对于人类探索外太空也不啻一次有意的尝试。
[1]以色列“沙维特”(shavit)导弹运载火箭·搜狐军事·2009年01月04日
[2]以色列“创世纪”号月球探测器功亏一篑,着陆时出现故障摔毁·澎湃新闻·2019-04-12
[3]刘声远.水熊占领月球?[j].大自然探索,2019,(12):65-73·超星期刊·2020-05-30
投稿时间:2023-03-15 最后更新:2023-03-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欧洲杯线上买球的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欧洲杯线上买球 copyright 2008-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欧洲杯线上买球-2024欧洲杯投注官网